贵州省荔波县瑶山古寨景区

关于瑶族
ABUIABAEGAAgrtL-9AUonOHVPzCACDj1BA

瑶族是一个古老而悲壮的民族,其族源可追溯到传说中的“九黎”。明朝之前,瑶族已久居荔波,在喀斯特深山密林中开荒垦土、繁衍生息直至今日。瑶族是一个勤劳、勇敢、朴实的民族。其文化独特古朴神秘、历史悠久。自古以来,瑶族人勤俭朴素、正直厚道、品德高尚、严守规矩、热爱和平,瑶族在曲折坎坷的生活中始终保持着自身一些可贵的民族特色。

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,自称“多摩”,因男子穿着上宽下紧及膝的白裤而得名。以白裤瑶为主体的荔波瑶族,至今仍保存大量的远古遗风,瑶人深居大山中,房屋立于山林之间,与大自然和谐相生,用原始的生活方式,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俗文化、服饰文化、婚俗文化、娱乐文化、丧葬文化、精神信仰······这些文化元素蕴藏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,随生活沿用至今并得以完整保留,瑶族人民以自己的方式延续着古老的传统,文化内涵丰富广博、寓意简单深刻,让我们在这充满大自然的气息里,慢慢领略独具魅力的瑶族文化,亲身感悟白裤瑶文化之旅。


历史迁徙
ABUIABACGAAg-ozh9AUo_vGbcDCADzi4CA

瑶族是我国南方古老而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,长期“倚山而居”、“吃尽一山则他迁”,形成“南岭无山不有瑶”格局,我国南方在广西、贵州、湖南、广东、云南、江西等六省(区)都有瑶族分布,全世界瑶族人口近380万。瑶族还是一个跨国的民族,在迁徙过程中,在东南亚地区的越南、老挝、缅甸、泰国北部都有分布,部分瑶族还移民到美国、加拿大、法国等国家。

瑶族有“勉”、“布努”、“金门”、“拉珈”等自称,其起源传说、生产方式、居住语言和服饰等方面的不同,有“盘瑶”、“过山瑶”、“红头瑶”、“白裤瑶”等30余种不同的称呼。

关于荔波瑶族的来源,说法不一,或认为源于“山越”,原始住地在今江浙绍兴一带和南京十宝殿(店);或认为源于"长沙武陵蛮",原始住地湘、资、沅江流域和洞庭湖沿岸地区;或认为源于“五溪蛮”成份,也有“山越”成份,但多数人认为瑶族与古代的“荆蛮”、“长沙武陵蛮”等在族源上有渊源关系。

在唐代,瑶族已遍布湖南,以湘江、沅江流域和洞庭湖地区为聚居中心。唐末宋初,居住在洞庭湖一带的瑶族开始向南迁徙。元代,洞庭湖一带的瑶族大量南移,进入两广地区。明代,瑶族活动中心由湖南移至两广地区,两广腹地的瑶族日趋强盛,部分瑶族通过贵州、云南等地进入东南亚的越南老挝一带,白裤瑶族就是在历史迁徙中诞生的。

    在荔波几大世居民族等民间传说中,都有同一种说法——“先瑶后朝"。至今仍然有人称呼瑶族为“瑶大爷”,这与“先有瑶后有朝”有一定的关联。在明洪武十七年置荔波县时,境内以“瑶”(尧)“洞”命名的地方非常之多。更有文书记载:“县自洪武至今,人民安乐,惟八十二峒瑶民未隶编籍”。由此可见,瑶族定居荔波迄今已有五六百年之久,也足以说明瑶族是开拓荔波的最早民族之一。